中國鎖具誕生已綿延數千年,韶文化遺址發現了木鎖,西周出現了青銅鎖,到了東漢已普遍生產、使用金屬鎖。中華古鎖至今不但仍有實用價值,更成了彌足珍貴的歷史印證物,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木工工藝和五金工藝的歷史發展軌跡。目前,中國鎖具行業年銷售額約為400億元,產量為19億把。據海關統計,制鎖行業在“十一五”時期的年均出口增速達到31%,是五金全行業平均增速的2倍。2011年上半年,鎖具出口額為20.82億美元,同比增長15.9%,按此推算,全年出口額約在46億美元左右;鎖具進口額2.73億美元,同比增長16.2%,預計全年進口額將達到5.5億美元。
隨著技術的發展,市場的需求逐漸從傳統金屬鎖像智能鎖、電子鎖轉變。電子密碼鎖是一種通過密碼輸入來控制電路或是芯片工作(訪問控制系統),從而控制機械開關的閉合,完成開鎖、閉鎖任務的電子產品。智能鎖則是指區別于傳統機械鎖,在用戶識別、安全性、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的鎖具,門禁系統中鎖門的執行部件。
雖然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普遍認為智能鎖、電子鎖這些高科技產品多會出現在公共場所辦公室、學校、酒店客房、銀行等,人們也似乎覺得這種高科技產品與自己普通的生活相結合。但在歐美日韓這些國家中,電子智能鎖已經非常普及使用,在民用市場的占有率達到了一定的高度。
在我國密碼鎖整體水平尚處于國際上70年代左右,電子密碼鎖的成本還很高,市場上仍以按鍵電子鎖為主,按鍵式和卡片鑰匙式電子鎖已引進國際先進水平。但國內自行研制開發的電子鎖,其市場結構尚未形成,應用還不廣泛。雖然在中國市場,電子鎖僅占民用鎖不到2%的市場,但隨著刷卡進入辦公區域、銀行金融鍵盤電子鎖、生物識別鎖等習以為常的時候,電子鎖也將會在商用方面深入發展,同時也會對我們的民用市場造成極大的沖擊